2009年1月13日 星期二

[台北市中山區]台北故事館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1號
電話:02-25875565
台北故事館建於西元1914年原名為圓山別莊,原本該建築是大稻埕永裕茶行陳朝駿先生的休閒別館,並兼作招待國外貴賓訪客用途;建築風格為英國都鐸樣式建造,曾被人們選為「台灣百景之最」,西元1932年陳朝駿先生驟逝,家族進而沒落,至於別莊則輾轉流落被台灣總督府充作監獄使用。台灣光復後由政府撥給立法院副院長黃國書居住使用,但於西元1970年黃國書因受弊案牽連而辭去立法院長並遭沒收財產,而該建物便移作美軍顧問團與在台美國大使館公用,而別莊外的英式後花園則改為圓山兒童樂園一部分,並曾設置育樂設施及簡易騎馬場,西元1977年配合台北市立美術館的籌設將別莊原有庭園空地納入美術館之範圍,並於西元1990年整修後成為「美術家聯誼中心」。西元1998年圓山別莊由台北市指定為市定古蹟。西元2003年由陳國慈律師個人認養贊助,成立「台北故事館」,成為一處以推廣台灣生活文化和古蹟再利用理念的迷你型博物館。
台北故事館的一樓為紅磚結構,二樓則為木結構,樑柱裸露在牆外,並刻意作成樹枝狀,此為英國所謂都鐸〈Tudor〉式建築,另其入口設半圓形門廊,中央凸出尖塔,屋頂急斜,而背面的樓梯也有如一座小塔,屋頂有弧形屋簷,牆身有變體的新藝術〈Art Nouveau〉拱形窗,這些都是臺灣罕見的,彌足珍貴。

2009年1月12日 星期一

[台北市北投區]關渡自然公園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關渡路55號
關渡自然公園位於淡水河與基隆河交接處,其自西元2001年12月1日起由臺北市政府委由《社團法人臺北市野鳥學會》來經營管理,目前該公園佔地約57公頃,是著名的水鳥觀賞及沼澤生物觀察區,公園內主要分為:主要設施區、保育核心區、戶外觀察區、永續經營區等四個區域,其中保育核心區並未開放給遊客進入,但是可以透過中心二樓的望遠鏡或賞鳥小屋來觀察裡頭的狀況。
而其南側堤外,是一大片水筆仔紅樹林沼澤地,堤防內因地勢過低,多處積水形成淺水地、泥灘地,而逐漸演變成為草澤濕地,加上部份農田廢耕,及棄土堆置改變部份地貌,致使園區內的植物演替成水生、濕生與旱生等各種不同群落,而大致該區的植被可分為成六大類:沙洲上的鹽性濕生植物、水池中的水生植被、草原上的濕生植被、高地上的旱生植被、農耕地上的水稻單一植被,以及零星散佈的木本植被。
每年春、秋季節,成千上萬的水鳥便以此濕地作為其南遷北返的重要補給站或度冬地,而據愛鳥人士統計本島可見的四百多種,在這裡曾出現二百餘種,足見鳥類資源的豐沛。

[台北市中山區]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濱江街5號
林安泰古厝坐落於濱江公園內,其為中國傳統四合院民宅建築,迄今已有160年以上的歷史,在初建時只是五間開的一棟房舍,後來陸續加蓋左右廂房和門廳,成為四合院,後又再加建兩座外廂房與書房,才成為目前兩進四廂房的格局,是台北市最完整的古厝建築。林安泰古厝的美在其精細的雕刻,以門廳門框旁的團龍爐透刻為例,兩條龍在當中盤成香爐的形狀,兩條龍在香爐下搶珠,另兩條在香爐上對望,整個雕刻就是由此六龍的肢體交錯盤結所構成,極具創意。這六條龍代表的就是林回的六個兒子,組成寶瓶狀,和蝙蝠、磐牌都具有吉祥富貴意義,也成為林安泰古厝的重要標誌。而在搬遷及翻修過程中,除了磚瓦因年代久遠以致破損而予以翻新之外,其餘石材、木材等多半來自原建材,故仍深具歷史價值。位於古厝外埕前方的月眉池,具有防禦、養魚、防火、供水、降溫及改善氣候的功能。

[台北市北投區]關渡宮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知行路360號
電話:02-28581281
關渡宮為台灣北部最古老的媽袓廟,也是臺灣三大媽祖廟之一,與鹿港的『天后宮』、北港的『朝天宮』並稱為台灣三大媽祖宮。其創立於西元1661年,因為位於靈山山頂,原稱靈山廟,嘉慶17年三次修建為現址,題匾『關渡祖宮』,而相傳西元1895年,廟口的三棵老榕樹,竟然在同一個晚上枯死,居民認為可能是媽祖在向他們警告會有災難。果然不久,日軍佔領關渡,到處燒殺,居民卻因為早有預防,所以能逃過災難,另該廟於西元1921年重修後正式易名為關渡宮。
關渡宮主殿的正面都是石牆為面,牆上雕滿了各個歷史故事,且殿口的龍柱、石獅、壁雕等,都非常精巧。而進入殿內,殿頂的藻井、斗拱、樑椽都有很豐富的雕塑、彩繪,非常美麗。而擁有許多傳說的媽祖神像,安坐在正龕上,神態慈祥,和她的部將千里眼、順風耳的造形,形成了很強烈的對比。

[台北市中正區]臺大醫院舊館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常德街 1 號 臺大醫院原稱「台北病院」,日據時代台灣第一座公立醫院,其創建於西元 1895 年,院址初設於台北市大稻埕, 1898 年遷至現址;當時為木造建築, 1912 年開始進行整建為文藝復興風格之熱帶式建築,於 1921 年完工,是當時東南亞...